胤禛的目光停留在面前一份折子上。
这是一份密折。
所谓密折,就是底下官员将折子呈给皇帝亲拆御览,皇帝改过朱批后,再密封起来,原路返回去给上奏人。
这一套程序听起来简单,实则内中却大有文章。
要知道,有清一朝,官员上呈给皇帝的公文都是通过通政司送达的。
公文未至天子前,已被亲贵遥侧目。
所以官员们,尤其是一些中阶官员,是不敢在这种半公开的折子上讲太多实话的。
以至于下面有些内情,皇帝便无从知晓。
康熙一朝,为了通达下情,就会用“密折”这种法子。
胤禛记得很清楚,皇阿玛每每察看密折,不假人手,便是皇阿哥们,也不能真正捉摸清楚皇阿玛在想什么。
但有资格能给皇阿玛上密折的臣工,毕竟是少数,终康熙一朝,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真正严格的密折制度。康熙在位数十年,统共能有资格上书密折者,不过百人出头。
从雍正二年起,雍正就一改前朝旧例。眼下,到了雍正三年,上密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千人。
他不但给了中小阶层的官员授权,允许他们越境奏事。
同时,胤禛还特许他们越级汇报。不必非得按照一层层上下级的递进关系来。
换句话说,这些中小阶层的官员只要得到了皇上发回来的密折,并可以直接按照上面的朱批行事,不必呈报给自己的上级——等于直接听从皇帝吩咐行事。
这是一种令人相当兴奋的荣耀与激励。
但对于许多高阶官员来说,这个制度就很微妙、很讨厌,也很尴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