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以越进了郭铭禹剧组的消息一传出来,便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,郭铭禹虽然算不上是什么闻名遐迩的大导演,但他有个当名导的爹,算是子承父业,本身起点就高,加上他之前两部文艺片口碑都还不错,打出了招牌,所以他的电影剧组,吸引力还挺大的。
尤其是这次他打算走大众路线,也就是拍商业片,于是不少年轻演员都争破头想挤进去。
他这个班底对已成名的明星来说或许算不上什么,但对还没触及电影圈的新人演员来说,却是个绝佳的起点。乔以越那个角色不是主角,戏份也不多,却是整个剧情中很关键的一环,当时空缺一出,面试请求就雪片般飞去剧组,投资方也试图塞人,多方拉锯了很久,虽然这些不在放在明里,但竞争说不定比那些选秀还要激烈百倍。
结果这样的角色最后却落到了一个出道才一年、完全没有演戏经验的偶像手里,争论和质疑自然纷涌而至。
那些古早的旧料纷纷被翻出来,其中加了一些诸如她将偶像选秀当跳台、或者找到金主的臆测,又因为她即将推出的单曲是由林瑜制作的,于是两人的关系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尖浪口。林瑜和艾回签了长期合作,此前也为艾回其他艺人写过歌,为乔以越写歌实属情理之中,可大家却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,反倒对毫无根据的流言深信不疑。
还好翁品言早就预料到了这些,早已准备好了应对措施,这些流言没造成什么实质影响,反而还将乔以越的形象烘托得更加神秘。
对于那些有关私生活闲言碎语,乔以越倒是心如止水,自参加选秀起她身上就争议不断,看得多了,便和吃饭喝水差不多,心里再不会起什么波澜。
而那些指责她舍弃梦想的发言,她看过后也没什么感觉。
当年方沐澄那个团的演唱会给了她梦想,那时她小心翼翼地活在角落里,那些在舞台上、在大家眼里闪闪发光的身姿让她生出了对生活、对未来的憧憬,所以她才萌生了和方沐澄一样当偶像的念头,她也确实喜欢跳舞,那是从小到大的热爱,就算她老了,跳舞也会是她最喜欢做的事。但这不代表她的人生只有跳舞。
她想成为的是闪闪发光的大明星,能给人力量,给人希望,至于是以什么方式,倒是次要的。
况且现在的娱乐圈,偶像的质保期很短,想要长远地走下去,必须要转型,否则连站到舞台上跳舞的机会都不会有。乔以越是个很实际的人,她对现状有很清楚的认知,那些抨击无论是来自她的粉丝,还是来自不相关的其他人,都不会让她产生任何动摇。
但是那些说她不会演戏多半会搞砸的质疑,她看到后压力还挺大的。
诚如那些人说的那样,她确实没有任何演戏经验,虽然翁品言给她找了单独辅导,但世上哪有能速成的技能,时间这么短,她顶多了解演戏的一些常识和拍摄流程,翁品言也清楚,没过分逼她,只让她多看看,至于演技,进组了自然有人磨,叫她做好心理准备。
做好心理准备,就是指做好被骂得一文不值的心理准备吧,乔以越看着手里那本《演员的自我修养》,揉了揉看太多字而酸胀的眼睛,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。
她本来就不喜欢看书,字一多她就头晕,之前蔡书虞送她的那本《说话的艺术》,她被蔡书虞盯着每天催促,才勉强看完,那阵子她一看到书就心里发毛。这会儿整天泡在长篇大论的演员表演专业教材里,还被老师要求一天写一篇写观影分析,日子过得可谓是苦不堪言。
现在只能庆幸她那个角色戏份少、台词也不多,大部分时候情绪都很平,演起来难度没有其他情绪大起大落的角色那么大。
用翁品言的话来说就是:“大部分时候只要站那当花瓶就可以,形象是最重要的,不然你以为你怎么混进去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