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他之前的打算,家中婆娘是知道的。所谓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,这管事虽被骂了,不敢再胡闹,可他那婆娘仗家自家男人是个小管事,叔父又是个府里的大管事,虽养老了,不大再管事情,但李府里除了老爷夫人并公子,还真没几个敢不把大管事叔父当回事的,因此素来就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,在李府里,一向是横着走的。
听说自家男人不再打那对宝椅的主意后,想着花了的六十贯钱,她便坐不住了,平白损失了六十贯,哪能甘心?心疼了几日,想着曾家不过是个穷读书人家,哪有李家势大?便大着胆子便拿了早先就打好的那对仿制的劣质宝椅,寻了个平常就与她沉瀣一气的婆子,依着之前自家男人说的办法,就去了喜来登闹上一场,原想着就算不能坏了喜来登的名声,至少还能把损失的钱给要回来,再讹上喜来登一笔钱,也好叫自家那没用的男人,看看自家的本事。
这才有了一出闹剧。
那管事的得知自家婆娘被关进了衙门里,自然大急,可又不敢去求员外老爷,只得去寻自家叔父帮着想办法。大管事气这侄子整日里无事生非,办不出个正事来,自是狠骂了他一顿,更是嫌那媳妇好逸恶劳,想着侄自娶了这媳妇,是越发不象话了,发狠说是就要这婆娘在牢房里待着去。
不想侄子平日里仗着李府的势,在外也是个无恶不作的,倒是对自己婆娘很有些情义,被他狠求一翻,大管事的到底不忍真不管这侄子,想了想,这才叫小管事的来求李夫人。
李小管事只当是叔父不肯帮他,心道夫人在家一向是个摆设,求她又有什么用?可大管事不肯松口去求老爷,他左右无路可走,又不敢拿了这事去员外老爷面前去说,也就死马当着活马医,去寻了夫人。没想到李夫人沉吟半响,竟然答应了为他出头。
李小管事的当时就蒙了,实在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容易。不过夫人能答应他就是好事,便高高兴兴的去了。
而李夫人为何为答应他,却也是有她自己的思量的。
她嫁了这么个男人,本就是无奈之举,索性这么多年,随他各种不要脸的胡闹,后院里那些脏事儿,也只当部没有看见,成婚多年,才生下李雍这个儿子。女人一辈子自得寻个依靠,李员外她是从来不指望的,一门心思放在了这个儿子身上。
却不想有那样的爹,儿子也养成了个纨绔。
好不容易这一年,儿子上进了,有了自己的事,有了自己得力的朋友,那陆家十七郎,她也暗暗留意过,觉得以后对儿子也差不了,陆家十七郎的心思,她未必不了解,可总比儿子跟地些不走正道的公子哥儿们一处整日胡混的强。
儿子好不容易上了正道,偏员外老爷为了自已个儿的利益,要得罪帮了儿子的人,叫她如何同意?也不想想,这个家,将来总归是要留给儿子的。
她虽说多年不管事,看起来就如是李家后院的摆设,可李家后院里不管多少莺莺燕燕,这么多年下来,哪一个也都晓得了,甭管她们多得宠,这位平时和和气气对老爷不闻不问的夫人,也是不可得罪的,原因很简单,只要到了李夫人面前得瑟过的,不是被李员外发卖了,就是从此往后宅里一扔,任由生死的。
李员外对这位夫人,面子上的事情不说,真要她提什么要求出来,也多半会应。若没有李夫人娘家早年间的扶持,未必会有他李员外后来的身居高位。员外郎一职虽不说有多高,却也是多少官员努力一生,都不可能做到的位置,何况他身在吏部,可掌管多少官员的任职去留,自是肥缺。
且李夫人娘家也一直不错,这就叫李员外从来不能小看了李夫人,尤其是在他如今致仕在家的情况下,李夫人还有兄弟在朝庭里任要职。这样的时候,李夫人提些合理的要求,李员外就更不可能置之不理了。
李夫人听了小李管事家婆子做的糊涂事,倒也计上心来,知道这还是小打小闹,若是让李员外动起手来,只怕事情就不会这么简单了,到时候再想挽回,又岂是容易的?还不如乘着这会儿,就把苗头先给掐了。
她必须要保护自己的儿子,如今虽说李家就这么个儿子,可有后院那一大群在,保不准谁再生出个来,儿子自己的谁也抢不去,可李员外的,却未必就一定是他儿子的。大宋律法都有规定,甭管嫡出庶出,都有继承遗产的权利。这个帐,她算的很清楚。再说儿子也需要这些正正经经的朋友帮扶。